愉悦长沙
愉悦长沙
戏窝子听戏
火宫殿的演出。
等着歇够了脚,就该去不远处的大名鼎鼎的妙高峰下湖南第一师范看看了。原为宋代称南书院,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校园透着修复的崭新,因为青年毛泽东1913至1918年曾经在此求学5年半和1920至1922年在此供职而成为景点,更因为最近电视剧《恰同学少年》的热播,连电视剧DVD也成了这里除15元的门票之外最为好卖的盈利产品。文夕大火让这里也夷为平地,在1968年重新修复。
在师范学校旁边有一座牌坊,那是一条城南旧街。虽然它部分的崭新也会很容易让人不愿意走进去,可是走进去之后绝对不会后悔。
本来是为了找找那个南宋的福王墓,不曾想,却找到了长沙湘剧团。小巷子里的,午后的一只野猫迈着优雅的步子在前面带路,当它在一个小垃圾堆前停下来嗅嗅的时候,我和摄影师也凭着特殊的嗅觉找到了一个不花钱的剧场。
剧场有二层,在一幢楼房的二楼,里面闷热异常,数台工业电扇不停地呼呼地响着。进了后台,演员们正在化妆。台下零星的票友们多了起来,看起来我们是最年轻的,其他人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。
与演员和听众的交流因为不会长沙话而变得困难,于是,明白我们已经抵达了这个城市最坚固的核心地带。在喝下一杯免费奉上的一次性塑料茶杯里沏下的热茶之后,大汗淋漓地等待着20分钟之后的湘剧《卖妙郎》开场,几乎昏厥。
故事是个秦香莲故事的长沙版本,不知道最后有没有包龙图出来主持正义?只要告诉类似台下的百姓们,还有可能存在一个包青天这样的好官,就足以安慰他们纯朴的心灵。
当然最为有趣的是收费的方式。开演之前,我们最大惑不解且反复想搞清楚的就是,这样一个民间活动如何维持生计,因为听说是每天下午都有一场免费戏,门票免费,茶水免费,演员也免费。然而,等到敲锣打鼓,裹着戏服、浓墨重彩,同样汗水涔涔、一派光鲜的惠啊、凤啊、妙郎啊这些主要角色闪亮登场时,我立刻就给拽进了情境里,看得津津有味。湘剧用长沙普通话演唱,传统剧目有680个,有大靠、二靠、唱工等12个行当,唱腔或高亢或婉转……
且慢!那个舞台前面的篮子、纸箱又是干什么的?怎么总有人走过去往纸箱子扔钱?不论唱到哪一句,胡琴师都要响亮地说声“谢谢!”连演员本人也微微地抽离剧情与投钱的票友微微地示意。
我立刻坐不住了,赶紧放了10元钱进去捧场。据说,旁边那个篮子放了一些饼干小吃,也是自取。后来才知道,这里就是1989年开始的“映山红”民间戏剧节的发祥地,形象地被称为“戏窝子”的地方。
文章整理:妙技巧(miaojiqiao.com) 欢迎分享!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!